劳模工匠

工匠工作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劳模工匠 -> 工匠工作室 -> 正文

耿洁:“思创融合”辅导员工作室

作者: 发布日期:2025-10-13

建设目标:立足学校“学石油、爱石油、奉献石油”育人特点,坚持“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四创,以四创促实践育人”的理念,聚集一批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先导经验的辅导员,不断推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和品牌化,使辅导员队伍真正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深化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工作。

建设措施:一是“知行合一求实效”,在创新创意创业创造教育中依托精神内涵拓宽育人路径。“铁人筑梦宣讲团”为依托,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意创业创造教育融合的辅导员育人模式;二是“以学增智强本领”,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让创新创意创业创造教育落地生根。从形象管理、专业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增强学生信心,用“竞赛—学习—创业”新模式和“红利效应”,实现“以赛育才”,激发学生内驱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三是“以学促干强担当”,在思创融合教育中让育人队伍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开展理论研究和育人探索,改变辅导员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引领不强、专业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实效性有待提升等现状,不断提升成员职业能力和育人水平。

建设规划:一是构建一个模式:提升辅导员参与“思创融合教育”育人时效性。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在传统的理论研究研讨活动中,通过“双专协同”(专职辅导员协同专业课教师从自身角色扮演出发,夯实“思创融合”理论基础)和“多辅联动”(不同专业背景辅导员从自身知识结构出发,提升“思创融合”育人实效),逐步让辅导员从创新创业教育的“传播者”、“引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培育者”,提升“思创融合教育”实效性。二是打造一个体系:确保学生参与“思创融合教育”日常实践领域。根据学校“油”味浓厚的办学方向和学科建设,聚焦训练营“微课程”开发,以“第二课堂”为抓手,探索合理系统化的“思政+四创”课程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策划提供良好的借鉴,并积极参加教育部、中宣部组织的微课大赛和网络作品征集,提升“思创融合教育”网络育人影响力。三是搭建一个平台:提高学生参与“思创融合教育”实践队伍水平。做精一个社团——“YAN 值提升计划”训练营,形成“竞赛—学习—创业”的良性循环。做好一个互动空间——“铁人筑梦”小程序(公众平台),同时选取受学生喜爱的抖音和小红书媒介,让学生便捷了解创业信息,掌握创业的最新资讯。做强一个宣讲团——“铁人筑梦”宣讲团,用宣讲团联动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校外企业资源,将宣讲案例和创业故事集结成事迹汇编,不断增强“思创融合教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